2022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
机械类技能考试大纲
(湖北省技能高考机械类专业委员会制定)
一、考试性质
2022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,是由中等职业 学校(包括中等专业学校、职业高中、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)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的 选拔性考试。机械类技能考试的专业知识、技能操作考试,应当具有一定的信度、效 度和必要的区分度。
二、考试依据
(一)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 大典 2015 版》(人社部发[2015]76 号)和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》。
1.职业(工种)名称:车工,职业编码:6-18-01-01
(1)职业定义:操作车床,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。
(2)职业技能等级:初、中级(五、四级)。
(3)职业能力特征: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;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形体知 觉;手指、手臂灵活,动作协调。
2.职业(工种)名称:铣工,职业编码:6-18-01-02
(1)职业定义:操作铣床,进行工件平面、沟槽、曲面等型面切削加工的人员。
(2)职业技能等级:初、中级(五、四级)。
(3)职业能力特征: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、表达能力、计算能力、空间感,形 体知觉及色觉正常,手指、手臂灵活,动作协调、准确。
3.职业(工种)名称:工具钳工,职业编码:6-18-04-06
(1)职业定义:使用钳工工具和设备,加工、装配与调试工具和样板的人员。
(2)职业技能等级:初、中级(五、四级)
(3)职业能力特征:具有一定的学习、表达和计算能力;具有一定的空间感、 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;手指、手臂灵活,动作协调。
4.职业(工种)名称:焊工,职业编码:6-18-02-04
(1)职业定义:操作焊机或焊接设备,焊接金属工件的人员。
(2)职业技能等级:电焊工,初、中级(五、四级)
(3)职业能力特征:具有一定的学习、理解、分析及表达能力,良好的视力, 基本的辨别颜色及识图能力;手指手臂能灵活、协调地操作焊接设备。
(二)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(试行)》(教 职成厅函〔2014〕11 号)和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 年)》(教职成〔2021〕2 号)。
1.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101(原 051100);
2.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102(原 051200);
3.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301(原 051300);(说明:新的专业目录,将其转为 6603 自动化类,后续视情况将不再纳入机械类技 能高考)
4.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103(原 051400);
5.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108(原 051500);
6.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,专业代码:660105(原 052200);
(三)参照湖北省教育厅《湖北省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 (试行)》(鄂教职成〔2014〕6 号)。
(四)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》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机械加工国家 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(常用标准见附件 1)。
三、考试方法
机械类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考试、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组成部分。
技能考试总分 490 分,其中专业知识考试 150 分,技能操作考试 340 分。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专业知识考试(简称“机考”),考试时间 60 分钟。在实训 场地进行技能操作考试,分为车工、铣工、钳工、焊工 4 个不同工种,由考生报名时 自主选择其中 1 个工种参加考试,考试时间 150 分钟。
四、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
以形成的中职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,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 能的需要相互兼容,在识记、理解、运用、综合运用各个层面,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 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,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考试、技能操作测量手段,将专业知识 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,将技能操作融入专业知识考试内容。
第一部分 机械制造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
一、机械制图与机械识图
(一)制图基本知识
1.识记内容: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、标题栏、比例、字体、图线、尺寸注法(含 简化注法)等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。
2.理解内容:正多边形、斜度和锥度、圆弧连接和椭圆等简单平面图形的画法。
3.运用内容:会简单平面图形的作图与尺寸标注。
(二)投影基础
正投影作图基础
1.识记内容:投影法的分类、应用;正投影法的概念、投影特性、基本性质;三 视图的概念、投影轴、投影面名称(简称、字母)。
2.理解内容:三视图的形成过程、投影对应关系、投影规律、方位对应关系。
3.运用内容:会简单形体三视图作图。
点、线、面的投影
1.识记内容(无)
2.理解内容:点的坐标表示法,点的三面投影规律,重影点的表示方法;各种不同类型直线的投影特点;平面的表示方法,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。
3.运用内容:点的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判别;直线上的点的判断,两直线位置关 系的判断;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判断。
立体及其表面交线
1.识记内容:基本体的概念及分类;立体表面交线(截交线、相贯线)的概念。
2.理解内容:基本体投影的画法;平面与常见立体截交线的画法;立体与立体相 交相贯线的画法;回转体正交与相贯线特殊情况。
3.运用内容:立体表面取点、取线及可见性判断。
轴测图
1.识记内容:轴测投影的概念、投影特性和轴测图的种类。
2.理解内容: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;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会简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识图。
组合体
1.识记内容:组合体的概念、组合形式。
2.理解内容:组合体三视图的表达及尺寸注法;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法、线 面分析法。
3.运用:会组合体三视图的识图。
(三)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
1.识记内容(无)
2.理解内容:六个基本视图、向视图、局部视图(包括局部放大图)、斜视图的 画法和注法;剖视图的画法和注法;断面图的画法和注法;机件常用的简化表示画法 和注法。
3.运用内容:工程图样的识图、补图、补线。
(四)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表示法
1.识记内容(无)
2.理解内容:螺纹、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画法、注法;键、销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、注法;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画法及啮合画法;滚动轴承的画法(含通用画法、特 征画法、规定画法)、注法。
3.运用内容: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识图。
(五)零件图
1.识记内容:零件图的内容、作用及视图选择原则。
2.理解内容:零件图的合理视图、常见工艺结构表达、识图方法;零件图尺寸基 准、尺寸标注、极限与配合、表面结构、几何公差、技术要求的含义和注写。
3.综合运用内容: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识读。
(六)装配图
1.识记内容:装配图的内容、作用。
2.理解内容:装配图的常用表达方法、尺寸注法、配合注法、技术要求;零部件 序号编写、明细栏填写;装配图拆分画零件图的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简单装配图的识读;车工、钳工、铣工简单配合件的装配图和零件 图的识读。
二、机械基础
(一)常见机械连接
1.识记内容:螺纹主要类型、特点、应用;键、销连接分类、特点与应用;常用 联轴器功用、类型、特点和应用;常用离合器功用、类型、特点和应用。
2.理解内容:普通螺纹的标记;螺纹连接主要类型、应用、结构特点、标注方法、 防松方法和拆装要领;平键、销的选用方法、结构形式、主要失效形式、平键和销的 标记。
3.应用:普通螺纹连接中移动件移动方向的判定。
(二)常用机械传动
1.识记内容:带传动工作原理、特点、类型及应用;普通 V 带传动主要参数、结 构特点和选用原则;齿轮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,齿轮传动特点、分类及应用。
2.理解内容:带传动安装、维护和使用方法;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、主要几何尺寸计算公式;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方法和正确啮合条件。
3.运用内容: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计算;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的计 算;简单的定轴轮系(齿轮传动)传动比计算。
4.综合运用内容:齿轮测量与修复计算。
(三)支承零部件
1.识记内容:轴的分类、结构特点、常用材料;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、结构特点、 代号。
2.理解内容:常用轴的结构对轴上零件的固定、轴的加工、轴上零件的装拆以及 减少应力集中的要求;滚动轴承的内外径配合要求、预紧方法及拆装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简单轴系的结构分析。
(四)机械的密封和润滑常识
1.识记内容:常用密封装置分类、特点及应用;机械常用润滑剂及选用原则。
2.理解内容:机械典型零部件的润滑方法及管理。
3.运用内容:日常生活中常见零部件的润滑方法选用。
(五)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
1.识记内容:机械对环境的污染;机械装置的危险部位和危险零部件;了解机械 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(AQ/T7009-2013)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(GB/T33000-2016)。
2.理解内容:机械污染的成因及防止措施、三废减少及回收处理等;机械伤害的 成因与安全防护措施。
3.运用内容:技能操作考试现场的安全防护。
三、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
1.识记内容:极限与配合的术语、定义和相关标准;几何公差的项目、分类、符 号或代号、注法;表面粗糙度的符号、代号、注法、意义。
2.理解内容:基准制、配合、公差等级及配合的分类;几何公差及公差带含义;常用通用量具(如游标卡尺、千分尺、量缸表、万能角尺等)及专用量具(如螺纹规、样板等)的校准、维护。
3.运用内容:极限尺寸、偏差、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;量具的正确 使用;零件的测量与合格性判断。
四、机械加工工艺基础
(一)金属材料及热处理
1.识记内容:强度、塑性、硬度的概念;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、牌号、含义。
2.理解内容:常用金属热处理的方法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、调质、时效处 理的目的、应用;金属表面处理的一般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的识读;合理选择常用热处理、表面处理工艺。
(二)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
1.识记内容:切削运动概念;常用刀具材料及其适用范围;切削液的常用种类及 适用范围;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后的可切削性。
2.理解内容:切削用量三要素选用原则;常用刀具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;切削过 程中的基本规律,如切屑层的变形、切屑的类型、积屑瘤形成机理及控制、切削热及 切削温度、刀具磨损及刀具寿命等。
3.运用内容:切削用量三要素简单计算;常用刀具材料选择与常用角度选择。
(三)常用金属切削机床及应用
1.识记内容:常用机床如车床、铣床、刨床、磨床、钻床的型号及含义。
2.理解内容:常用机床的加工特点、范围及精度。
3.运用内容:根据加工要求选择正确的机床类别。
(四)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
1.识记内容:生产过程、工艺过程、生产纲领、生产类型、工序、工步等概念;常用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的合理选择基本知识;典型表面(内外圆、孔、平面加工方 法、成形表面等)的加工方法及选择加工方案的基本知识。
2.理解内容:定位基准的选用原则及工件安装的基本要求;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 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;拟定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。
3.运用内容:简单零件工艺流程(卡)的编写;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 判定;典型多工种复合加工的工艺流程(卡)的阅读。
(五)数控加工技术
1.识记内容:数控加工的安全操作规程;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;机床坐标及工件 坐标系;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。
2.运用内容:能编制由直线、圆弧、斜面等要素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;能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坐标系;能设置刀具参数。
3.综合运用内容: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正确操作和常规保养;能根据给定零件的图 样,按要求合理选择毛坯、刀具、确定切削参数,编制工艺文件,编写数控加工程序。
五、(车工、铣工、钳工)工种操作知识
(一)车工操作知识
1.识记内容:车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;典型工艺流程(卡)的识读相关知识;车 床认知与操作、安全用电、钳工基础、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;安全文明生产、劳动保 护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;质量管理知识;劳动法等相关法律、法规知识。
2.理解内容:车削用量、切削液的选择和断屑措施;常用车削刀具及材料的选择、 使用、刃磨;常用量具的选择、使用、保养;工件的安装、找正方法;典型车工技能 要素如轴、套、切断和车沟槽、内外圆锥面、特形面、(单线)普通螺纹和梯形螺纹、 表面修饰(光整和滚花加工)、细长轴、薄壁套、偏心、畸形工件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 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车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。
4.综合运用内容:车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;车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。
(二)铣工操作知识
1.识记内容:铣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;典型工艺流程(卡)的识读相关知识;铣 床认知与操作、安全用电、钳工基础、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;安全文明生产、劳动保 护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;质量管理知识;劳动法等相关法律、法规知识。
2.理解内容:铣削用量、切削液的选择;铣削刀具的选择、安装、使用;常用量 具的选择、使用、保养;工件的安装、找正方法、测量方法;机床零位的调整方法;典型铣工技能要素如平面和连接面、台阶和槽(沟槽、键槽、V 槽、T 型槽)、切断、 坐标孔系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;分度头的使用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、花键轴、角 度面、刻线的方法;简单的钳工操作如划线、锉等。
3.运用内容:铣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。
4.综合运用内容:铣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;铣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。
(三)钳工操作知识
1.识记内容:钳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;钳工典型工艺流程(卡)的识读相关知识;钻床认知与操作、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;安全文明生产、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等相关 知识;质量管理知识;劳动法等相关法律、法规知识。
2.理解内容:钳工常用工具、刀具、辅具等的选用;切削用量、切削力和切削液 的选用;量具的选择、使用、保养;工件的安装、找正;钳工技能要素如一般工件的 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、锉削、锯削、錾削,孔及螺纹加工、刮削和研磨、铆接和粘接、 校正和弯曲、装配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。
3.运用内容:钳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。
4.综合运用内容:钳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;钳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。
六、试卷结构、答题要求、评分办法
1.专业知识考试用计算机辅助方式进行,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,在考生向系统提 交答卷时自动完成机考,满分为 150 分。
2.专业知识考试的组成内容、分值分配、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:
专业知识考试(车工、铣工、钳工)
七、题型示例或考试样卷(详见附件 2、附件 3、附件 4、附件 5)
第二部分 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
一、车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
根据零件图纸,合理选择加工刀具、量具、夹具、切削用量、调整机床,安装工 件,使用工具、量具,操作车床(CA6140A)完成零件加工。考试内容如下:
(一)操作基础
1.加工图纸的识读:读懂轴、套、盘类和圆锥、螺纹及圆弧等零件图和简单配合 件加工图。
2.合理编排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。
3.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工具、刀具、量具、夹具、切削用量、切削液等。
4.正确操作和简单维护车床。
5.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,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。
6.安全文明生产。
(二)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
1.车削外圆、端面、台阶轴
(1)外径尺寸公差 IT8。
(2)台阶长度公差等级 IT9。
(3)表面粗糙度 Ra1.6μm。
2.切断和车沟槽
(1)直进法切断,切入深度:钢料为不大于 22mm,铸件为不大于 25mm,切断面 平面度误差小于 0.1mm。
(2)内沟槽、外沟槽、直形或圆弧形槽,符合图样要求。
(3)槽直径尺寸公差 IT8,槽宽尺寸公差 IT10,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3.车削圆锥面
(1)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制常用内、外圆锥面。
(2)用万能角度尺或角度样板检查锥体斜度、锥度,公差为 AT9;或用圆锥量 规作涂色检验(要求接触面积不少于 60%)。
(3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4.螺纹(单线)加工
(1)车制普通三角形螺纹(螺距不大于 3.0mm) A.普通螺纹精度 8 级,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。B.螺纹顶径精度 IT10。C.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(2)能用板牙和丝锥套、攻螺纹 A.普通螺纹精度 8 级,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。B.螺纹顶径精度 IT10。C.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5.孔的加工
(1)钻孔精度 IT10,表面粗糙度 Ra6.3μm。
(2)钻、扩、铰工艺加工孔时孔径精度 IT8,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(3)盲孔车削深度不超过 40mm,尺寸公差 IT9,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6.成形面的(手动)加工
(1)表面粗糙度 Ra6.3μm。
(2)用曲线样板检测圆度误差不超过±0.2mm,测球的直径公差不超过 ±0.15mm。
(3)不得用锉刀、砂布。
7.综合零件加工
7.1 车削多台阶轴零件
(1)车床主轴类台阶轴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同轴度误差小于 0.05mm(用百分表测量)。
7.2 车削套(孔)类零件
(1)简单套(孔)类零件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同轴度误差小于 0.05mm(用百分表测量)。
(4)端面对孔轴线垂直度误差小于 0.03mm/100mm。
7.3 车削简单圆盘类零件
(1)机床端盖类简单零件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同轴度误差小于 0.05mm(用百分表测量)。
(4)端面对孔轴线垂直度误差小于 0.03mm/100mm。
7.4 车削成形面
(1)凹凸圆弧、单球手柄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不得用锉刀、砂布。
7.5 孔轴配合件加工
(1)轴与套的简单配合加工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直径方向配合间隙小于 0.05mm。
(4)长度方向配合尺寸小于 0.05mm。
(5)锥面配合接触面积不少于 60%。
(6)螺纹配合在全螺纹长度内旋合自如。
(三)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
1.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、维护与保养。
2.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。
二、铣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
根据零件图纸,合理选择加工刀具、量具、夹具、切削用量、调整机床,安装工 件,使用工具、量具,操作铣床(X8126)完成零件加工。考试内容如下:
(一)操作基础
1.加工图纸的识读:读懂带斜面的矩形体、带槽或键的轴、套筒、带台阶或沟槽 的多面体等零件图、简单正等轴测图和简单配合件加工图。
2.合理编排简单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。
3.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工具、刀具、量具、夹具、切削用量、切削液等。
4.正确操作和简单维护铣床。
5.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,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。
6.安全文明生产。
(二)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
1.平面和连接面的加工
(1)铣矩形工件时:尺寸公差等级 IT9;垂直度和平行度 8 级;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(2)铣斜面和角度面时:尺寸公差等级 IT11;倾斜度公差为±10′。
2.台阶和槽的加工
(1)台阶、沟槽、键槽:尺寸公差等级 IT9;特形沟槽尺寸公差等级 IT11。
(2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(3)平行度 7 级,对称度 9 级。
3.刻线与工件切断
3.1 工件刻线
(1)尺寸公差等级 IT9。
(2)对称度 9 级。
(3)角度公差±6′。
3.2 工件切断和窄槽铣削
(1)尺寸公差等级 IT9。
(2)对称度 9 级。
(3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4.坐标孔系的加工
(1)轴线平行的孔系(两孔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孔)。
(2)孔径尺寸公差等级 IT9;
(3)孔距公差 0.1mm;
(4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5.综合零件加工
5.1 技能要素的组合加工
(1)直角沟槽、直角凸台、斜面、V 型槽、键槽、坐标孔系等要素的组合加工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5.2 配合件加工
(1)直角凸凹模配合件的加工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3)配合位置间隙小于 0.05mm。
(三)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
1.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、维护与保养。
2.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。
三、钳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
根据加工零件图纸,合理选择加工工具、刀具、量具、夹具,正确安装工件,使用工具、量具,用手工及钻床(Z516)完成零件加工。考试内容如下:
(一)操作基础
1.加工图纸的识图:读懂钳工常见的零件图及简单配合件加工图。
2.合理编排加工工艺(工序与工步)流程。
3.正确选择加工工具、刀具、量具、夹具、切削用量等。
4.正确操作钻床。
5.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,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。
6.安全文明生产。
(二)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
1.一般工件的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
(1)借助高度尺、游标卡尺、角度尺、划规、划针、样冲、平尺等划线。
(2)借助分度头的简单分度、划线。
2.锉削
(1)在 100mm×80mm 的范围内锉削加工角度样板、镶配件。
(2)平面度公差等级 IT9,平行度 IT9。
(3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3.锯削
(1)在 60mm×60mm 的范围内或Φ40mm 圆钢。(2)平面度公差小于等于 0.8mm,尺寸精度 IT12。
4.錾削
(1)能錾削 20mm×3mm×2mm (长×宽×高)的沟槽。
(2)尺寸精度 IT12。
5.孔的加工
(1)在同一平面内钻、铰(手铰)二、三个孔,孔径小于等于 10mm。-
(2)钻削尺寸公差等级 IT9,表面粗糙度 Ra6.3μm。
(3)铰削尺寸公差等级 IT8,表面粗糙度 Ra1.6μm。
(4)位置度公差Φ0.2mm。
(5)孔距公差 0.2mm。
6.螺纹的加工
(1)手动方式攻或套加工螺纹。
(2)螺纹精度等级 IT8。
(3)表面粗糙度 Ra3.2μm。
7.综合零件的加工
7.1 能制作简单几何图形的零件,并达到精度要求
(1)平面、直角、斜度、曲线、螺纹、孔等要素组成的零件加工。
(2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公差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7.2 燕尾块、半燕尾块、多角度样板、曲线样板等配合件的加工
(1)尺寸公差、几何公差、螺纹精度、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。
(2) 配合间隙小于 0.05mm;按图纸有对应互换要求时,配合间隙不大于 0.08mm。
(三)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
1.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、维护与保养。
2.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。
四、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评分办法(车工、铣工、钳工)
1.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由试件分和现场分两部分组成,其中试件分 320 分,现场分 20 分,共计 340 分。
2.试件分是考评员针对考生完成的试件进行评分,分值由尺寸精度、表面粗糙度、 几何精度、配合精度、自检自评五项组成,合计 320 分;其评分依据是国家标准,按 加工的精度等级不同设定 A、B、C、D、E 五档,权重分别为 1、0.85、0.7、0.6、 0。
3.现场评分考查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内容,分值由规范穿戴、文明礼貌、设备操 作、工量具使用、清理摆放五项组成,每项各 4 分,合计 20 分;同时,为保证考试 与考生安全,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有事故隐患,视情节扣 1-20 分。
4.技能操作考试按命题需要,试件可以是 1 件或相互独立的 2 件,也可以是配合 件,试件的评分标准及分值分布如下:
五、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考试样题(详见附件 6)
六、技能操作考试仪器设备和工具图示(详见附件 9)
第三部分 焊接技术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
一、机械识图
(一)制图基本知识:与车工、铣工、钳工要求相同。
(二)投影基础
正投影作图基础:与车工、铣工、钳工要求相同。
(三)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:与车工、铣工、钳工要求相同。
(四)专业图样识读
1.识记内容:焊接装配图的规定画法、代号标注方法。
2.理解内容:焊缝符号、坡口的基本形式表示方法、焊接结构件的一般公差标注;焊接装配图的技术要求的含义和注写。
3.综合运用内容:简单焊接装配图的识读。
二、机械基础
(一)常见机械连接
1.识记内容:螺纹主要类型、特点、应用;键、销连接分类、特点与应用。
2.理解内容:普通螺纹的标记;螺纹连接主要类型、应用、结构特点、标注方法、 防松方法和拆装要领。
三、相关知识
(一)金属材料及热处理
1.识记内容:强度、塑性、硬度的概念;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、牌号、含义;铁 碳合金相图。
2.理解内容:常用金属热处理的方法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、调质、时效处 理的目的、应用。
(二)电工常识
1.识记内容:直流电和电磁基本知识;正弦交流电、三相交流电基本概念;变压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;电流表和电压表构造、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。
(三)冷加工常识
1.钳工常识:平面划线、錾削、锯削、锉削的基本知识。
2.钣金工基础知识:放样与号料、矫正、钻孔、成形加工。
四、焊接工艺基础
(一)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
1.识记内容: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;焊接环境保护知识;焊接安全防护知识;消 防相关知识。
(二)焊接电弧及弧焊电源知识
1.识记内容:焊接电弧的引燃方法及直流电弧弧柱温度分布;电弧静特性曲线的 意义,电弧电压和弧长的关系;对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;常用交、直流弧焊机的构造、 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。
(三)常用电弧及弧焊工艺知识
1.识记内容:焊条电弧焊的工艺特点、焊接参数和焊接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;焊接区域中气体(氢、氧、氮、一氧化碳等)的危害。
2.理解内容:气体保护焊的工艺特点、焊接参数;电弧焊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 防止方法。
(四)常用焊接材料知识 1.识记内容:药皮的作用及类型;焊剂的作用。
(五)焊接接头及焊缝形式知识 1.识记内容:焊接接头的分类及接头形式;坡口形式、坡口角度和坡口面的含义;焊接位置的种类;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;焊缝符号表示法。
(六)焊接用工具、夹具、量具、辅具设备知识 1.识记内容:焊接中常用装焊夹具的结构及使用特点;焊接变位机械的结构及使 用特点;其他焊接辅具的构造及应用。
(七)气焊与钎焊基础 1.识记内容:气焊与钎焊设备原理与应用;气焊与钎焊常用气体;气焊与钎焊常 用器具及材料;气焊与钎焊操作技术;气焊与钎焊安全要求及操作规程。
(八)自动化焊接基础 1.识记内容:自动电弧焊(埋弧焊)原理、种类及特点;自动电弧焊(埋弧焊)设备、 工具、夹具的安全检查要求;自动电弧焊(埋弧焊)工艺要领;自动电弧焊(埋弧焊) 工件清理及装配要求;自动电弧焊(埋弧焊)工件接头表面清理方法;自动电弧焊(埋 弧焊)设备、周边设备操作规程。
五、焊接操作知识
1.识记内容:焊接件图纸识图相关知识;常用电焊设备和气焊气割设备安全操作 知识;焊接常用工具、装焊夹具、辅具等的认知、使用、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;钳工 基本知识;GB9448-1999《焊接与切割安全》的相关知识;劳动法、特种设备安全法 等相关法律、法规知识。
2.理解内容:焊工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;正确选择、使用、保管焊接材料;焊条、 焊剂与焊丝的工艺性能试验;常见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选用。
3.运用内容:焊件图纸、工艺流程(卡)的阅读;普通焊接方法的应用;焊件外观质量控制、焊缝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与返修。
4.综合运用内容:焊工工艺方案的制定;熟练使用直流或交流焊条电弧焊机、气 焊气割设备,焊件达到一般外观尺寸要求。
六、试卷结构、答题要求、评分办法
1.专业知识考试用计算机辅助方式进行,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;在考生向系统提 交答卷时自动完成机考,满分为 150 分。
2.专业知识考试的组成内容、分值分配、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:
专业知识考试(电焊工)
七、题型示例或考试样卷(详见附件 7)
第四部分 焊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
一、焊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
根据加工图纸,合理选择和使用工具、量具、夹具、焊接材料等,合理调整工艺 参数,正确使用焊工设备完成焊接件加工。具体考试内容如下:
(一)焊接技能操作基础
1.加工图纸的识图:读懂简单的焊接件图及技术要求。
2.合理编排加工工艺(工序与工步)流程。
3.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等。
4.常用焊接工具、量具(如钢直尺、焊缝万能量规等)、夹具的合理使用与维护。
5.焊接设备的使用、维护、一般故障排除。6.焊接材料的使用、装配、保管与性能试验。7.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。
(二)焊接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
1.焊前准备
(1)焊接设备正确选用和使用焊接设备。
(2)正确使用打磨工具;打磨和清理坡口 20mm 处油污、水渍及铁锈;坡口尺 寸质量符合要求。
(3)正确选用劳动保护用品、工具及夹具的安全检查、焊机的安全检查。
(4)焊接设备调试:焊钳的正确使用、焊机各按钮、旋钮的正确使用及调节、 焊机调试。
2.焊接装配定位
2.1 焊接装配定位(平板对接焊件)
(1)正确使用打磨工具打磨焊缝正反面两侧 20—30mm。
(2)正确预留坡口装配间隙、正确控制错边量、正确预留反变形角度。
(3)正确选择焊条、正确选择定位焊焊接电流。
(4)正确选择定位焊缝施焊部位、定位焊缝尺寸符合标准、定位焊缝修磨。
(5)装配质量检查。
2.2 焊接装配定位(平角接焊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