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,荆州经开区公共服务局、纪南文旅区社会事务局,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市教育考试院、市学校后勤服务中心,市体育运动学校:
为落实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工作的通知》(鄂教基〔2023〕4号)精神,根据《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规定》(鄂教基办函〔2023〕44号),结合我市实际,现就做好我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考试对象
荆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象为2024届应届初中毕业生和2025届应届初中毕业生。
其中,2025届应届初中毕业生(八年级学生)只参加地理、生物科目的考试。
二、考试性质
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,其目的是全面、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。
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考试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“两考合一”,考试结果“一考多用”。
考试结果既是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,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。
三、2024届初中毕业生(九年级)中考
初中学业水平考试(以下简称“中考”)分为考试、考查和综合素质评价。文化考试(全省统一命题)由全市统一组织实施,英语听力口语考试、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、体育与健康考试、“五科”考查和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县(市、区)根据市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分别组织实施。
(一)考试科目
考生中考总成绩由文化考试成绩、英语听力口语考试、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和体育与健康科目成绩合成,总分为780分。
文化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(不含听力口语)、理化综合(物理、化学合卷)、政史综合(道德与法治、历史合卷)、地理和生物(2023年6月已考),总分670分。各科分值为:语文、数学各120分,英语(不含听力口语)90分,物理70分,化学50分,道德与法治60分,历史60分,地理50分,生物50分。所有文化课科目均实行闭卷考试。理化综合、政史综合分别实行合卷同场考试。各学科考试均不得使用计算器。
英语听力口语考试:30分。具体考试方案另文下发。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定于2024年4月13日进行,考生分批次进行考试,每个批次考生的考试时间为30分钟(含考生进场、退场、身份确认及设备测试等时间10分钟),考完即止。
体育与健康考试:50分,平时成绩每学年5分,共15分;现场测试35分。具体考试方案另文下发。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于2024年5月20日前完成。
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:30分,每科10分。包括现场操作和实验报告撰写。具体考试方案另文下发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于2024年5月20日前完成。
(二)考查科目
考查科目中音乐、美术、综合实践活动(信息技术教育)三科纸笔考试每科50分,平时技能测试每科50分(由各初中学校组织考核分学期计分),总分100分;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两科纸笔考试各100分。
考查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,成绩80分及以上,70-79分,60-69分,59分及以下,确定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。
各科纸笔测试由市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命题、制卷,全市统一时间测试,五科一场考完。
各地于2024年5月31日前向市教育考试院上报考查成绩,并将各科试卷存档备查。
(三)综合素质评价
九年级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,由初中学校在县(市、区)教育局统一管理和指导下,按照《荆州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》实施。
四、2025届初中毕业生(八年级)地理、生物科目中考
八年级学生于2024年6月22日下午参加地理、生物科目考试,实行同场合卷,闭卷考试。两科卷面分均为50分,共100分。考试时间90分钟。两科考试由全省统一命题,制卷和阅卷等工作与2024年全市中考其他科目同步进行,考试组织按照《荆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手册》进行实施。
考生已参加我市地理、生物科目中考的,不得再重复参加。
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缺考,以及考试报名结束后从外省、外市转入我市的2025届应届初中毕业学生,可以在2025年6月22日参加地理、生物考试,其考试成绩计入2025年中考总分。
五、考试的实施
六、考试成绩管理和使用
九年级毕业学生的中考成绩,由市统一汇总文化考试科目、英语听力口语考试、体育与健康科目、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音乐美术等“五科”考查等级成绩,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,统一时间发布。高分段考生中考成绩以“A”呈现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一律不得张榜公布考生成绩,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。
八年级学生地理、生物考试成绩直接以原始分计入2025年中考总分,于2025年7月与考生其他各科成绩同时公布。
七、强化组织管理
(一)提高认识,加强领导。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工作实行考区负责制,纪南文旅区纳入荆州区考区管理,荆州经开区纳入沙市区考区管理。各县(市、区)要成立由当地政府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,认真做好中考报名和中考组织实施(含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)工作。加强统筹规划,研究制定本地实施方案,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,做好工作衔接配合,切实落实工作责任,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。加大经费保障力度,弥补考试经费不足,切实落实考试工作人员待遇。
(二)精心组织,规范操作。各地各初中学校要严格执行初中毕业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“两考合一”的规定。各考区务必加强试卷和考试安全管理。严肃考风考纪,严格使用考生统一的报名号规范组织英语听力口语考试、体育与健康考试、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和音乐美术等“五科”考试;严格执行相关考试工作方案,加强社会监督,确保考试公平;严格中考收费规定,严禁搭车收费。切实做到“三无三稳三确保”,即考前无试题试卷泄露、考中无大规模有组织的舞弊、考后无评卷失误,中考改革平稳、试题试卷平稳、社会舆论平稳,确保考试招生全过程安全平稳、确保突发事件有效应对、确保不出现重大涉稳事件,实现“平安中考”目标任务。
(三)严格选聘,强化培训。各地要挑选身体健康、思想品德好、本年度无直系亲属参加中考的教师作为监考员(裁判员)和工作人员。要加强业务培训,主考、监考员(裁判员)和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,熟练掌握考试办法与考试规则,严格执裁,秉公执考。坚决杜绝弄虚作假、冒名替考、涂改伪造成绩等舞弊行为。凡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,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规定严肃处理。